
活动合影。(陆亦扬摄)
5月14日,第五届全国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湖北省参赛队应邀来新闻传播学院,举行“胜利号角回响 红色血脉赓续”红色故事宣讲会。武汉体育学院党委副书记刘彦博,湖北省文旅厅资源开发处处长刘伟伟,一点资讯湖北总经理张念,武汉体育学院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钱学峰,研工部、学工部部长王宇以及新闻传播学院班子成员、师生代表参加活动。

刘彦博致辞。(陆亦扬摄)
在致辞中,刘彦博代表学校对嘉宾和宣讲团队的到来表示欢迎。他指出,革命故事是永不过时的精神丰碑,是我党带领人民谱写的壮丽史诗,是激励我们奋勇前行的强大动力。武汉体育学院建校72年来始终坚守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的初心,传承、发扬“马灯精神”,培育了大批为国争光的体坛健儿和优秀人才。他强调,传承是最好的纪念,信仰是最有力的担当。广大教师要坚持以史育人、以文化人,青年学子要自觉学史明理、以史润心,从红色故事中汲取精神力量,厚植家国情怀,将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伟业。
讲解员展示
历史因铭记而永恒,精神因传承而不朽。随后在热烈的掌声中,8名主讲人带来一堂富有感染力和教育力的党史教育课。

黄冈市博物馆讲解员曾婷以《幸福的选择——你的岁月静好与他的负重前行》为题,通过革命烈士查巨成写给妻子刘俊卿的一封封红色家书,再现了烈士舍生忘死的英雄情怀和家国情谊。

黄冈市博物馆讲解员王一轩以《跨越时空的回信》为题,深情讲述了陈潭秋家书中的家国情。一封封家书让革命精神穿越时空直抵人心,它们共同构成了共产党人“用生命书写忠诚”的精神谱系。

孝南区文旅局讲解员魏嘉瑜以《钢背心撑起的红色脊梁》为题,以开国上将王新亭留下的钢背心为切入点,讲述他从当铺学徒到共和国将军的传奇一生,诠释了共产党人“初心如钢、使命在肩”的崇高品格。

武汉革命博物馆讲解员马小彩以《抗战歌集——<大家唱>》为题,通过一本《大家唱》抗战歌谱,打开了那段文艺战士们用音乐作武器、以旋律筑长城的民族呐喊的历史。

辛亥革命博物院讲解员张永康以《两千米高空的忠魂绝响》为题,讲述了沈崇诲驾驶战机与日寇同归于尽的壮烈抉择,用2000米高空的血色弧线诠释了用血肉之躯抵挡钢铁洪流的坚毅无畏精神。

十堰市文化和旅游局讲解员张赛以《为爱奔赴》为题,借助书信的形式讲述了战火纷飞年代中革命伴侣的相守与分别,再现了他们在红色热土上续写着“为爱坚守、为信仰永恒”的生命诗篇。

咸宁市群众艺术馆讲解员周迎以《100级台阶上的永恒信仰》为题,讲述了何功伟烈士面对百级台阶上的步步威逼,用生命践行“一息尚存,为真理抗争”的誓言,在血色台阶上刻下了共产党人信仰的终极答案。

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讲解员周周以《尘封在皮箱里的父爱》为题,用一只跨越68年的黑色皮箱,讲述了任弼时与女儿任远芳聚少离多的绵长亲情,更铭刻着“一心为国、一生为国”的骆驼精神,在父爱与家国之间诠释了共产党人最深沉的生命抉择。
互动环节


互动环节中,讲解员们针对同学们提出的如何在数智时代讲好红色故事、提升专业能力、创新叙事方法等问题,进行了耐心解答。

叶涛发言。(陆亦扬摄)
新闻传播学院党委书记叶涛对讲解员们精彩的讲述表示感谢。他指出,新传人肩负着传承红色基因、弘扬革命精神的使命。新传学子要深入实践,做红色文化的传播者;要用心感悟,做革命精神的践行者;要勇担使命,将红色精神转化为奋进力量,用青春之笔书写属于新时代的精彩答卷。
(文字:张迎颖 图片:陆亦扬 责编:高婧萱 复审:鲍 旭 贺思齐 终审:冯 婵)